胰腺癌作为预后最差的消化道肿瘤,被人们称为“癌中之王”,其相关防治问题值得高度重视。今年7月,我国发布了新版胰腺癌诊治指南,较为全面地体现出我国近十年来胰腺癌诊治的进步与发展。为此,本报专访了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学组副组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杨尹默,为我们介绍胰腺癌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现状。
胰腺癌为何难治
腹腔深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胰腺。它“隐居”在胃及结肠的后面,担负着营养代谢及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使命。
胰腺是人体第二大消化器官,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内分泌功能来自散布于胰腺内的胰岛,胰岛细胞可分泌胰岛素、高血糖素等内分泌激素,释放入血,维持血糖等内环境的稳定,胰岛功能不全,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致血糖增高,引发糖尿病。除内分泌功能外,胰腺腺泡细胞可分泌碱性胰液,经胰管排泌至十二指肠,胰液内富含胰蛋白酶、淀粉酶及脂肪酶,可促进饮食摄入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类消化吸收。如果胰腺外分泌异常,可致消化不良、腹泻、大便内富含油脂,严重者可致营养不良。肥胖、糖尿病、饮酒、吸烟等因素会加大胰腺工作量,这使得近年来包括胰腺癌在内的相关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尽管目前治疗效果有所改善,总体预后仍不理想,必须早防早治。
因为被其他器官掩盖,胰腺肿瘤容易被忽略,但往往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胰腺癌。一方面,其起病隐匿,早期往往没有特异症状及体征,偶有体重下降、上腹不适或腹痛等表现时,也很易被忽略,导致胰腺癌很难早期发现,而临床一经确诊,多数患者已处于中晚期,手术切除机会有限。临床诊断方面,除CT等影像学检查外,也缺乏敏感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近年来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进展迅速,极大改善了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命时限。然而,胰腺癌是一种原发耐药肿瘤,生物学行为恶劣,对放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等不敏感,也是其治疗效果差的重要因素。
诊治理念与技术进步
基于上述现状,新版胰腺癌诊治指南对我国近十年胰腺癌诊治的进步与发展进行了梳理。
1.诊治理念更新。既往胰腺癌的诊治多以学科为基础,具有手术切除可能者在外科治疗,无手术机会者在内科治疗,内外科少有沟通,难以做到个体化施治。目前基于对肿瘤是系统性即全身性疾病的认知,胰腺癌的诊疗提倡在多学科诊疗模式下进行,打破学科界限,以病人为中心,集合各个学科的优势,力求早诊早治,改善治疗效果提升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时限。
2.外科技术进步。胰腺外科手术具有难度大、风险高、并发症多等特点,被称为腹部外科的“珠穆朗玛峰”。近年来胰腺外科技术层面进步巨大,手术切除率及手术安全性都有了显著提高,围术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下降。近年来我国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手术在胰腺外科进展迅速,所有开放的胰腺手术都有用微创手段完成的报告,位居国际领先水平。外科技术的进步显著改善了胰腺癌患者的近期预后,同时也为术后早期开展化疗等辅助治疗争取了时间,为改善远期预后提供了基础。
3.综合治疗破局有望。近年来术后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已成为胰腺癌术后患者的标准化治疗,显著改善了胰腺癌患者的远期预后。临床上不断有新的化疗药物及新的化疗方案的成功报告。此外,将术后辅助治疗时间前移至术前,即新辅助治疗,有助于在术前消灭一些隐蔽性的病灶,此外也可使肿瘤降期甚或缩小,使过去没有手术机会的患者重获切除机会,也在临床上多有尝试和应用,进展迅速。
4.分子分型靶向治疗曙光初现。基于精准理念,基因检测分子分型、靶向施治在多种肿瘤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对传统治疗模式也造成了极大冲击甚至是颠覆。由于胰腺癌分子分型的复杂性及肿瘤的异质性,绝大多数变异信息的生物学特别是临床意义仍不够明确,除BRCA基因突变有较为明确的临床意义、可指导临床化疗药物选择及靶向治疗外,其他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尚不明确。然而,借鉴其他肿瘤的成功诊治经验,特别是对胰腺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深入认知及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胰腺癌分子分型及靶向治疗可谓曙光初现,前景光明。
早防早治是关键
早期诊断对提高胰腺癌的治愈率至关重要。胰腺癌的发病原因虽不明确,但有些风险因素有密切相关性,包括肥胖、吸烟、酗酒、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家族史等,积极管控并及时排查,有望降低发生率和早期发现胰腺肿瘤。其次,胰腺癌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具有上述风险因素的人群,应戒断不良嗜好,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患病风险,也需定期体检排查,建议50岁以后每年做一次腹部CT检查,同时查血清肿瘤标记物,以期早发现、早治疗。无明显原因突然消瘦、食欲下降、突发糖尿病、黄疸、背痛等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排查。
杨尹默强调,尽管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大家也无需谈虎色变,应重视并及早干预风险因素,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善待胰腺,警惕疾病的可能信号。早防早治,是目前最为可行的胰腺癌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