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是什么?污水处理新工艺有哪些?

2021-10-14 17:22:57
来源:科普时报

城市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入自然界中,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巨大危害,危及各种生物的生命安全,其中也包括我们人类自身。

过去的一百多年来,我们始终借用微生物之手帮我们处理城市中产生的生活污水,这种工艺被称为活性污泥法,其核心就是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是由不同种类的巨量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组成的复杂体系,由于在水中分散时的状态看起来像是泥土在水中的样子,而其本身又具有生物活性。

好氧活性污泥法自1914年诞生以来,经历过几次技术的改进,但核心物质活性污泥的角色始终没产生大的变化。1991年,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在运行好氧升流式污泥床时,首次发现了普通活性污泥在特定的运行条件下自发团聚形成的形状不一的小颗粒,其粒径大小分布在2—8毫米之间,研究人员将之命名为好氧颗粒污泥。

好氧颗粒污泥是一种由普通絮状活性污泥经过特定的驯化培养,经过污泥中微生物的筛选、优势种群的确立、由微生物间相互交联依附,最终形成的具有一定自我平衡能力的微生物自凝聚体。其在普通絮状活性污泥所具备的对污染物的处理能力之上,还具备更加优异的沉降性能、耐冲击性能,以及在重金属污染物、难降解有机物等特殊污染物处置上的优异效果及开发潜能。

与传统絮状污泥相比,好氧颗粒污泥具有许多优势,但是其较为复杂的形成条件和较苛刻的运行方式,导致其无法进行大范围应用。

当前的污水厂中,曝气单元以方形曝气池占绝大多数,这对活性污泥的颗粒化不利,在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大规模应用为时尚早,还需等待更全面的技术升级。

生活污水中所含有的氨氮、COD、总磷,以及其他营养物质的浓度,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

好氧颗粒污泥的产生过程从微观角度分析,与普通絮状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产量较多的细菌在细菌总体中的占比增加有直接关系。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在当前的研究中,好氧颗粒污泥中EPS的相对含量是普通絮状污泥的数倍,且通过分析颗粒污泥与絮状污泥中的细菌种类及数量分布,可以发现主导细菌种群呈现显著区别。活性污泥中菌群组成的改变,主要是由于外部环境中各种营养物质的不同而产生。

目前,大量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其碳源与氮源的比例普遍较低,这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不利,且污水中的碳源种类驳杂,还会有多种毒性物质存在的可能,水质较不稳定,如雨季与旱季的水质就差别极大,这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以及稳态维持。而直接利用实际污水大规模快速、高效培养好氧颗粒污泥,仍存在技术瓶颈,大多采用人工配制模拟污水的方式来强化培养,在提高技术应用成本的同时,也限制了好氧颗粒污泥的产量。

好氧颗粒污泥的出现,源自于普通絮状活性污泥,是通过特定条件下的培养而转化得来的,所以从根源上说,二者本是一家。絮状活性污泥可以向好氧颗粒污泥转变,自然好氧颗粒污泥也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变回絮状污泥。好氧颗粒污泥系统的稳态运行一直也是这项技术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当前对于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正处在由实验室推广至现场工程的关键阶段,全球多个高校、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都在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实际应用工程进行探索攻关。相信随着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的分析逐步深入,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规模化培养将不再成为推广的关键问题。而后续的稳定性运行则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参与其中,只有使颗粒化形成稳定循环,方可保证好氧颗粒污泥在处理单元中始终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以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好氧颗粒污泥的种种优点,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作者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工艺 活性污泥 微生物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豫ICP备2020035338号-6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