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我们刚刚经历低潮,过去的老路越来越难走。”新会区新华胶丝厂有限公司(下称“新华胶丝厂”)总经理张崇彬回忆起2018年的迷茫时期。外部,与其竞争的外资企业品控稳定、市场广阔;内部,公司已经成立37年,员工平均年龄超过40岁,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大不如前。
路在何方?对于技术含量不占优势的传统产业来说,转型升级并非易事。转对了,逆势而上、焕发新生;转错了,急转直下、覆水难收。此时,一场企业宣讲会给了他下定决心的勇气。
近年,新会区向企业推广“上云上平台”服务,引导企业运用互联网和信息化转型升级——这与张崇彬的想法一拍即合。随后,新华胶丝厂搭建起了全区首套应用于生产环节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今年6月,这一解决方案成功入选工信部《2020年企业上云典型案例名单》,成为四家入选粤企之一。
在标杆企业的引领下,新会一批制造业企业纷纷搭上工业互联网的快车,摸索出一条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困局▶▶传统制造业老路艰难
8月,酷暑难耐。在新华胶丝厂,机器正以每秒260厘米的速度生产出胶丝产品,车间温度达到40摄氏度。不到50米外,车间工人正在控制室的大屏幕前监控数据,监控室的温度是宜人的26摄氏度。
“以前,工人要长时间待在车间里,逐台抄写数十台机器的运行数据,再录入到电脑里。”车间经理杨荣杰说,这对于工人的忍耐力和工作准确度都有很高要求。工人在车间里不仅要忍受高温,还要承受机器运行产生的噪音。
除此以外,工人手抄数据不可避免产生人为误差,进而影响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监控的准确性。“假设工人刚检查完设备就出现了故障,可能要等1个小时后下一轮巡察才会被发现。”杨荣杰解释,过去1个小时里生产的胶丝很可能就成了废品,带来的单次损失可能高达数万元,还影响交货期。
新华胶丝厂的产品大量用于造纸网和造纸毛毯,供应新会区内多家大型纸厂。维达纸业(中国)有限公司、亚太森博(广东)纸业有限公司等都是它的终端下游客户。生产高质量的小众产品将给新华胶丝厂带来较大的市场空间,但与之较量的外资企业历史悠久、产品质量优良稳定,在客户中拥有很好的口碑。张崇彬倍感压力:“一定要想办法把品控提上去。”
类似的问题也困住了新会另一个重要的传统产业集群——五金不锈钢。多间主营不锈钢日用品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仍然沿用老旧的管理办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渐感吃力。
江门市富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下称“富成金属”)成立21年,已经成为全球知名家具和家居零售商宜家家居的供应商,是新会区五金不锈钢产业集群的龙头骨干企业。然而,一直以来企业内部管控采用传统人为方式,数字化进程缓慢,最终影响了生产效率。
“什么时候要补充原材料?哪种原材料要补?具体要补多少量?”公司产品种类很多,必须要同时管理大量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并根据原材料和成品的库存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满足生产交期的要求。然而,富成金属相关负责人说,传统的人工作用并不能满足海量数据的运算,不仅对员工造成了极大的工作负担,数据也难以做到准确无误,一旦出现次品,难以追溯到具体的生产环节。
一场深刻的生产全流程改造迫在眉睫。
破局▶▶政府引导缓解转型阵痛
2018年5月,江门印发《江门市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工作方案》,并于同年成立江门市工业互联网联盟,成为广东省首个地级市工业互联网联盟。在此背景下,新会区科工商务局大力推进本地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并根据《广东省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服务券奖补工作方案(试行)》,指引企业申领补贴。
而真正促使新华胶丝厂转型的,是次年一场由江门市工信局、新会区科工商务局举办的“上云上平台”政策宣讲会。
在这次宣讲会上,政府介绍了工业互联网为企业带来的好处以及相关扶持政策,张崇彬对会上提出的数字化转型印象非常深刻,“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于不少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转型阵痛期比较长,投出去的资金看不到即时的收益,“不敢转”。二是转型成本偏高,“不想转”。三是转型能力不够,“不会转”。第一个问题,需要企业对数字化转型所产生的效益有积极的预判,敢于承受转型初期基础数据搭建的繁琐和给生产线带来的一系列不适应。第二个问题,政府推出了配套的补贴政策,给予一定资金支持。第三个问题,江门市工业互联网联盟的资源发挥了作用。
在那次宣讲会上,张崇彬跟中国移动江门分公司(下称“江门移动”)商客总监黄涛、江门云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下称“云科”)副总经理蔡世友进行了交流,向他们讲述新华胶丝厂在生产管控、质量追溯、能耗优化、仓储管理存在的痛点和需求——“iSESOL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张崇彬得到了一个惊喜的答案。
江门移动商客总监黄涛介绍,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仅局限在财务领域,这是投入资金有限、转型信心不足的折衷办法。“相比改造相对落后的生产线,中小企业更大的痛点是车间管理不善。”云科副总经理蔡世友说,帮助企业更好管理车间,才是转型的关键一步。
“做,就要做彻底。”张崇彬决定,要将整条生产线进行数字化改造。这在新会是少数。
经过与江门移动、云科长达一年、超过20轮会议的沟通,以及超过200万元的起步资金投入,一套为新华胶丝厂量身定做的方案《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胶丝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iSESOLWIS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实践》在去年3月正式落地。这一方案先后荣获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年企业上云典型案例、2021年国家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优秀应用案例。
新局▶▶数据激活更大生产力
杨荣杰的目光在控制室的大屏幕上来回扫视,红点亮起,他提醒车间工人要去更换线轴。约50米外的车间工人寥寥,他们只需要定期巡逻,对机器做简单的调整。如果机器出现故障,大屏幕会在1秒之内反馈给杨荣杰。
自工厂数字化制造运营系统运用以来,新华胶丝厂的产品不良率降低了3%,更稳定的品控让企业转战高档次产品市场有了底气。今年上半年,新华胶丝厂销售额增加了10%,高档产品的持续输出助推企业利润激增50%。
据统计,自2018年新会区积极推进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服务以来,全区共有93家企业在“广东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认证,累计拨付电子券价值510.39万元。一批工业互联网优秀项目走在前列,成为全区示范。江门市崖门新财富环保工业有限公司的“绿色产业园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环保大数据平台”,成为“江门市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获得专项资金95万元。江门气派摩托车有限公司的“工业互联网智造协同平台项目”获得专项资金59万元;江门大昌慎昌食品加工仓储有限公司的“5G智慧仓储信息管理系统应用项目”,获得专项资金132万元。
以点带面,今年5月,新会区政府与江门移动签订了智慧区县合作协议,加快建设“数智新会”,全力将《新会区五金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打造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作为江门全力打造的“5+N”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新会不锈钢制品产业正以产业集群的形式,迈向数字化转型升级。
作为这一集群数字化转型的试点,江门市浩盈实业有限公司搭建的信息化系统能够将销售订单自动转换需求单和生产订单,算出最优排产计划下后达到对应车间,操作流程的极大简化促进车间工作效率提升约15%。江门市新会区新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通过工艺路线重新设计,高效管理派工和报工任务,流水线上的工人完工后在手机上快速报工,系统就可以自动计算工资,全程无纸化办公,节约人工统计量约75%。
“我们正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吸引一批有实力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商落户新会,推动全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新会区科工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新会将全力推动不锈钢制品产业申报省级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带动更多制造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