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沉寂的老建筑们渐渐“活”过来了 化身博物馆展陈历史

2021-08-10 15:04:13
来源:南方日报

五仙门发电厂“重生”为广州华侨博物馆、庐江书院“变身”岭南金融博物馆、商业机构入驻青云书院运作文化推广、新河浦觉园打造复古主题的多业态综合体……广州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近年愈发活跃。

历史建筑,是一座城市发展中的历史与文化肌理。广州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建城史,所保留的历史文化遗产内涵丰富、类型多样、数量庞大。广州建立的保护名录制度将有价值的老建筑分门别类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其中,历史建筑是指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未登记为文物的建(构)筑物。

专家认为,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在保护历史价值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既能保护文化本身、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和传统风貌,也能体现广州城市更新“绣花功夫”的功力。

不难发现,广州的历史建筑活化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模式之外,社会力量的参与案例也日渐增多。市场力量参与资源配置,让历史建筑活化路径出现了更多贴近生活和日常需求的模式,通过开设创意空间、咖啡馆、特色餐饮和民宿等方式,探索历史建筑功能合理、可持续的利用模式。

沉寂的老建筑们,渐渐“活”过来了。

 

化身博物馆展陈历史

将历史建筑活化为博物馆的,不只广州华侨博物馆。历史建筑自带的古典气息,与博物馆的气质不谋而合。

在广州市历史上最繁华的商业集散地——北京路文化旅游区内,以货币和金融为主题的岭南金融博物馆就置身于此。

雨中穿行过石板街道,青砖垒砌的大院开了一处门,门楣题“何家祠道”,旁悬“岭南金融博物馆”的木质牌匾。步入院子,“庐江书院”四字底下,便是博物馆展陈的入口。

已开放两年多的岭南金融博物馆,是一家以岭南地区金融为主题,集收集、展览、金融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华南地区首家综合性金融博物馆。在约2000平方米的建筑里,18500余件(套)藏展品在这里安家。

但在一张摄于2008年6月的照片里,何家祠道并不是如今的景象:建筑安装着钢制防盗门,地上垃圾随意丢弃。在成为博物馆以前,这里曾经是居住屋、幼儿园、工作点。岭南金融博物馆馆长欧阳芬回忆道,“后来政府决定对建筑进行修缮,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运营机构,打造了岭南金融博物馆。”

以百年建筑呈现广州千年金融文化,副馆长苏慧颖认为,这能够为观众带来区别于现代博物馆的沉浸式参观体验。

“一方面,北京路是具有商业气息的历史古道,建筑置身在市井气息浓厚的商业区,且建筑本身作为家祠贴近生活,更易带来亲切感。”苏慧颖提到,这也是许多参观者参观后的感受。“另一方面,建筑本身便是历史,博物馆陈列的文物也是历史,相互叠加,参观体验更为深切。”

在节假日或周末的参观高峰期,岭南金融博物馆每天要迎接一千人次左右的参观者。自开馆以来,截至2021年4月底,岭南金融博物馆累计接待参观总流量近12万人次,承载了传播岭南金融文化、开展金融文化交流的平台功能。

“我们常说老城市新活力,老城市其实是一个载体。历史建筑的活力又如何体现呢?博物馆可能是一个思路和方向,把它们活化利用起来。”他说。

谈及未来是否会为博物馆引入更多的商业业态,苏慧颖则持谨慎态度,“从博物馆性质而言,岭南金融博物馆作为国有博物馆,公益性是首位的,我们的免费开放、展览陈列服务以为公众服务为重。”在他看来,当下文创虽热,但许多案例的成功凭借的是独有的文化IP,“这是不可复制的,我们只能参考并尝试摸索出适合我们的路径。”

苏慧颖更确定的,是要继续丰富博物馆的展陈内容,以岭南金融博物馆为根据地,走向更多、更远的地方。何家祠建造的功能是聚集宗族,其建筑空间有限,临展空间也相对受限。苏慧颖希望能够凭借博物馆行业内开展联合展览,让历史建筑内的博物馆以馆际交流、合作展览等方式走出去。

多元活化融入现代生活

从岭南金融博物馆出发南行三百米,再西行三百米,另一处同样以书院为名的历史建筑却有着不一样的活化路径。近年来,社会力量的加入,让历史建筑的“活路”更加多元。

这里是青云书院,建造时间比庐江书院还要早上百年。在政府完成建筑修缮后,商业机构“拙见文化”入驻运作文化推广,此前无人问津的老宅子,渐渐有了人气和活力。

拙见文化的负责人田延友两年前走进青云书院时,院中石头缝里窜起两米高的草,默默告诉来访者这里已荒废许久的事实。

“我们想让这座建筑‘活’得对人们有贡献。”田延友说,他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保护它的意义是希望它不被破坏、目的是希望它留存得更长久。而要留存得更长久,我们不只是挖掘它的过去,更要在未来赋予它更多的价值,让时间的叠加为建筑本身增色。”

迈过青云书院大门门槛,绕过照壁,穿过大堂再走过天井,一方布置如讲堂的天地便是各种文化活动的举办地。这里举办过广府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主题演讲,也开展过音乐分享会,一旁等待装修升级的网红咖啡馆曾经更是吸引无数年轻人前来打卡。

在田延友的心中,历史建筑不应该是高冷的,而是融入周边人们的日常生活。“历史建筑往往在老城区,老城区需要新的业态、新的思维、新的生活、新的活力。大家要对历史建筑有更多的期许:它不仅仅是一个拍照打卡的地方,而是我们生活背景里的一部分,它的历史与当下是相关联的。”

而在广州另一处历史建筑密集的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东山洋房”禄园也以另一种方式获得了新生。这座建于1926年的小洋楼曾属于一名移民英国的老人,五年前,李灵犀和丈夫租下了这里,打造成为颇具复古风情的民宿“觉园”。

院中树阴蔽日,红色复古造型的咖啡车将院子变成了露天的咖啡馆。即使在工作日的下午,也有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上周末,这里又化身为一场民国风婚礼的举办场地。民宿、咖啡馆、集市、艺术展……百年洋房随着需求百变其态,历史与现代在这里交融。

“只有历史建筑被利用起来,人在里面活动并维护,历史建筑才不会因废弃空置而毁坏。”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肖大威曾经说过。

如今,多方力量的参与让广州的历史建筑活化路径探索愈发多元,老建筑们正焕发出生机勃勃的崭新生命力。

■案例

东平大押典当博物馆馆长黄轶群:

需建立完善机制

引导民间力量参与

在广州中山四路、越秀中路交界处的十字路口,人流车流穿行不息,但在一片青翠竹子围起的“三角洲”里,拥有百年历史的清代东平大押当铺仓库楼坐落在此,圈住了一方宁静。

轻叩黑漆门扉,步入栽竹小院,清代东平大押当铺仓库楼化身典当博物馆,向观众敞开了大门。五层的建筑有四层免费面向公众开放,其中一、二层承担着博物馆功能,常设以典当为主题的展览;三、四层作为博物馆文化功能的延伸;五层则作为办公区域。

去年,东平大押入选“2020年度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很意外,东平大押的体量和投入与其他参选项目相比是比较小的。”能够获奖并不在东平大押典当博物馆馆长黄轶群的意料中,他认为民间力量自发参与的模式、活化寻求贴近市场和生活的理念是东平大押在评选中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

修复环节就要考虑活化利用

从2018年下半年起,黄轶群就参与到东平大押的建筑修复和活化利用中。“接手的时候,房子已经超过10年未曾修缮,我们在建筑修缮上投入了很多。”黄轶群邀请了具有文物修缮资质的团队对建筑进行修复。

“现在对古建筑的修复理念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变化。”黄轶群说,“以前的修复讲求修旧如旧,现在的修复理念更加人性化,会结合现代人的使用需求去平衡。”

在修复东平大押时,由于建筑顶层原先作为存放重要物件的隐秘空间,因此第四层与第五层之间设计为不便行动。在对建筑进行修缮的时候,黄轶群与修缮团队在两层楼之间架设了方便行动的梯子。

“在修复环节就要考虑历史建筑如何活化利用。”黄轶群建议根据历史建筑的历史条件和建筑条件进行分级分类,“比如民生型纯居住的,或是商用餐饮或民宿,这些都可以尽早划分等级或者界定方向,而后再寻找相关修复时,就不会造成二次浪费。如果先修复再进行后续招投标寻找活化利用,会造成有些地方并不适合。”

作为民间力量参与历史建筑的修复和活化并非易事。“这需要本身具有对古建筑利用或者使用上的认知。”黄轶群所在团队最初对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认知,源自于留学时对欧洲老房子改造为文艺空间的观摩,“我们无意识中吸收了这样一个概念,就是在活化利用老建筑时,要找专业的修缮团队来做这个事。”

这并不是他参与的第一个历史建筑活化项目,10年前,黄轶群的团队承租了东山逵园,在进行活化利用的同时做文化艺术推广。现在逵园和东平大押两处经常联动开展展览活动。

十年来,他以历史建筑活化参与者的身份,见证了广州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进步。“越秀乃至广州,都在有意识地把历史建筑利用起来,但目前有运作经验的民间团队还不够多,未来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不管是团队也好、资金也好,共同参与到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中。全部依靠政府难度太大,这些其实要投入很多。”

将引入多类文化项目尝试造血

这并不是东平大押第一次对外开放,2018年之前,东平大押就以民办博物馆的形式对外开放,但因运营困难,曾一度暂停开放。运营模式单一、展陈方式相对陈旧是当时的主要问题。

“其实,东平大押这样的建筑空间条件有限,要自我造血实现盈利并不容易,只需要能够实现收支平衡,能够长远运营下去就足够了。”黄轶群希望能够把运营逵园的经验利用起来,让这里产生新的变化。

“目前这边的租金成本比私产属性的逵园低,且博物馆对外开放的话有一定的补助,在运营压力上会比逵园会小很多。”黄轶群算起了账。主建筑体旁的玻璃屋被改造为茶室,也常有周边的年轻人前来享受下午茶,成为支撑东平大押运营的一笔收入。

“未来我们打算增加文创产品售卖,或者开设表演类项目。”他希望利用这里的历史感去做沉浸式的表演,“这边容纳的人数不会太多,适合举办小型的沉浸式剧场,这些都是一些可能可以造血或者说尝试的新文化项目。”

“像这种老建筑,其实在当代社会的活化利用里会受到很多限制,不管是它的历史原因、空间条件,或者是现在越来越严格的历史建筑保护政策等,尤其是将建筑商用尝试造血和盈利可能并不会太容易。”不仅如此,他们面对的还有历史建筑长期保养的投入成本。

”现在其实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兴趣参与到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中,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去开始,一来会花很多冤枉钱,二来也会触碰到红线,反而造成问题。”黄轶群建议,“现在最迫切的是建立一个更完善的机制去引导民间的力量,让他们能够有路可循,不断壮大历史建筑活化的民间队伍。”

关键词: 老建筑 广州 博物馆 历史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豫ICP备2020035338号-6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