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别人眼里,在科技馆工作一定很开心。确实,科普展览的策划充满乐趣,但是绝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第十三届上海市大众科学奖得主忻歌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科普,为什么“绝不简单”?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明星展区“走进非洲”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但最初专家提供给策划团队的只是一大堆文字和表格。文字、表格怎样才能转化为让大众喜闻乐见的形象?策划团队首先要从事编剧,构思精彩故事——非洲大草原的风云变幻,动物界的爱恨情仇;接着要成为设计师,先规划空间布局,再确定设计风格,然后进入现场施工;还要履行导演职责,协调场景、影片、灯光、音响。就这样,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从旱季到雨季、从清晨到夜晚、从血腥厮杀到温情脉脉的活力非洲”。科普,需要有善于想象的力量;而想象力来源于知识的积累,又不受制于已有知识形成的思维模式。
如何用布展艺术抓住大众的心?如何让每一个科普展项效用最大化?细读忻歌热心大众科普的先进事迹,有一个细节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你在参观科技馆时,上海科技馆研究设计院的工作人员或许正在注视着你的一言一行,并绘制成参观者行踪记录图。分析记录图就可以知道,观众进入展厅之后是如何在空间中穿梭行进的,在哪些展项前停留,停留多久,具体又做了什么。策划团队正是根据这些数据,了解观众的行为模式。“研究观众、了解观众,这是我们做好展览的第一步。”忻歌说。科普,需要有把握细节的专注;而把握细节的专注,不仅需要倾注对大众科普的热情,还需要对大众心理学、大众行为学等认知科学的熟悉、理解和运用。
科普,不再是一个话筒一张嘴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因为“绝不简单”,所以需要更多的积累,需要更多的创造,需要更多的付出。而当攻克“绝不简单”的堡垒,科普,就将为大众展示无比美好的体验场景。